牛剑的导师制

发布时间:2020-09-20 来源:本站

导师制作为牛津和剑桥的教学传统和核心特征是以其学院制为基础的,他们是牛剑本科生教学的基础,也是其始终保持卓越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导师制被誉为“世界上最为有效的教育关系”。

annie-spratt-hCb3lIB8L8E-unsplash.jpg

学院制的历史演变导致了导师制的形成。19世纪的英国教育家纽曼认为:“大学的教学方法是教授式的,而学院的教学方式是导师式。大学为教授知识而存在,而学院的职能在于发展品格。”导师制起源于 14 世纪的英国牛津,发展于19世纪欧美各知名院校,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在牛津大学,从新生入学开始,导师便对他们在生活、经济、道德、行为、学业等诸多方面予以教导。其中心内容就是每周一次(频率也许会因年级、专业和课程而异),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授课(tutorial),师生之间就学业做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见面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效率和强度很高。导师每星期布置阅读任务,学生在下一次授课之前按时完成。学生不仅要消化阅读内容,同时还得对所阅读的典籍做深入、独到的思考,写出一篇短论文。授课时,学生带着论文去见导师。授课开始,学生向导师大声朗读自己的论文。随后,师生就这篇论文的主题、论点和论据展开讨论,相互切磋。一个多小时的授课接近尾声时,导师布置下一周的阅读任务和论文的主题。每周如此,从专业上的一个主题转到另外一个主题,从一位名家的经典著作读到另一位名家,从而打下最为坚实的专业基础。

image002.jpg

这种授课形式旨在培养学生对经典的自我阅读、消化、理解和思考的能力,而一周一次和导师见面探讨则起着点穴的作用。这种一对一授课为主的导师制优点是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导师的指点,并有机会与导师进行公开、有效、具有针对性的讨论,加深研究。在剑桥,一对一授课被称为“supervision(字面上有“监督、管理”之意)”。导师被称为“supervisor”。

这种体制历炼出的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评判能力,高超的学术涵养。经过导师制的熏陶,学生往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这种制度对导师的要求都比其他教学形式要高。导师对学生精读的经典驾驭自如,对每位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业进度和研究兴趣了如指掌。英国本就有基础深厚的辩论传统,牛剑这种个别授课的教育制度与自由辩难的传统密不可分。

导师的作用就是向学生不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批评,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地去解决问题;导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要批判地看待问题,寻求事物之间内在关联的能力。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成功也在于其鲜明的教育理念:学生品格的塑造、兴趣的培养及智力、生活习惯的养成。在牛津大学导师看来,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获得,品格、兴趣、智力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是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构成要素。这些衡量因素作为个人全面发展的有机构成部分,指引着导师教育实践中的工作重点。

导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在意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充满智慧和理性的思辨能力。体现了“造就一个人,而不是撰写一本书“的教育目标。

另外,导师也注重对学生道德方面的教育,这种提倡实现个人综合协调发展的教育主张不仅为牛剑培养出优秀人才,更是作为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为牛剑学子打下深深的烙印,影响其一生。

image003.jpg

Amit是原英国心脏基金会(British Heart Foundation)负责人,他说:“牛津大学的教育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使我思想开放、善于分析,为我跨越私营、公共和慈善领域的职业生涯做好了准备。”

Jan就职于OC&C战略咨询公司伦敦办公室,他说:“作为一名战略顾问,我必须会分解和分析公司的复杂问题,并将解决方案清晰地传达给客户。牛津每周的辅导课的准备和讨论论文的经历培养了我这些技能,以及跳出框框思考的能力。”

Masa是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她说:“我在PPE课程上学到技能非常宝贵。最重要的是,这门课教你以一种非常严谨的方式思考。你的导师不断挑战你,不允许你用含糊不清的言论逃避争论。虽然最初让你无所适从,但在职业生涯中却非常受用。”